冬春之交,天气渐冷,在这个季节,流感病毒异常活跃,不少人都已经中招,流感疾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且传播速度比较快。那么,对于流感疾病,大家了解多少呢?如何预防?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分为甲、乙、丙、丁四型,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甲型流感最严重(H1N1、H3N2、H5N1、H7N9等),其次是乙型流感,丙型流感最轻。
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传播,其次也可经口腔、鼻腔黏膜等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比如手触碰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再接触口鼻也可引起感染。

轻症流感常与普通感冒表现相似,但发热和全身症状更明显。
普通感冒以打喷嚏、鼻塞、流鼻涕、咳嗽为主,而流感则全身症状较重。主要有以下三个明显特征:
·高烧明显(38.9~40℃),短时间内的体温快速上升
·疼痛明显(主要表现为头痛、咽痛、肌肉酸痛)
·疲劳乏力明显
多数人患病后表现为轻症,通常在一周左右自愈。但是,流感也可导致部分人尤其是高危人群发生重症,甚至死亡。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减少流感相关重症和死亡的有效手段。 什么人需要接种流感疫苗? 《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3-2024)》建议所有≧6月龄且无接种禁忌的人都应接种流感疫苗。除了“一老”(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和“一小”(6-59月龄儿童)之外,还优先推荐以下人群及时接种: 医务工作者:如临床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卫生检疫人员等;慢性病人群:罹患一种或多种慢性病人群;养老机构、托幼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中小学教师和学生;孕妇;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 1、勤洗手,并注意正确洗手,平时不要用脏手触摸眼、鼻、口。 2、掩口鼻,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屈肘遮住口鼻,用过的纸巾应及时扔进垃圾桶,并及时洗手。 3、少聚集,流感流行季节,老年人、儿童、孕妇、慢性基础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应尽可能减少去人群聚集、空间密闭场所,如必须前往应佩戴口罩。 4、勤通风,每天开窗通风至少3次,每次至少半小时,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5、增强免疫力,增强体质与膳食平衡。保持科学饮食起居,积极锻炼身体,提高机体免疫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