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出血,快!快!做好术前准备,马上进行介入手术!”那日下午17:10,介入科接到一通来自妇产科的电话,焦急的声音从话筒里传来,一场多学科合作的紧急抢救就此展开。

患者张某,两次剖宫产史,本次停经50余天,在院外人流术后伴阴道出血5小时紧急来我院妇产科。紧急B超检查发现,患者为切口妊娠,此时患者脸色苍白、脉搏细速、血压将至正常值以下,如不尽快止血,将面临休克风险。
在向家属交待病情后,接诊医生继续说到:目前常用的办法有两种,一、介入手术,将出血的子宫动脉栓塞,堵塞“出血点”后根据进一步检查情况选择相应手术方式清除妊娠组织,该办法可以保住子宫,保留生育能力,也可以减少再次出血风险及输血量。二、用传统手术清除切口妊娠组织,但术中极有可能出现难以止住的大出血,面临子宫切除的风险。
经过患者及家属同意后,患者很快被转入介入室进行手术。此时,患者的病床上一股股殷红的血液仍在不断流出,心率加快、血压下降,患者已出现休克体征。
补液、输血维持生命体征,迅速找到出血点并通过导管将栓塞物置入其中堵塞血管、不断监测各项生命体征......介入室内,各科室紧密协作。很快,出血的子宫动脉被栓塞住,显示屏上原本散布的出血影消失了,血被止住了,患者的脸色逐渐红润起来,生命体征渐渐平稳,手术成功了!
手术结束时,已是晚上八点。再一次多学科合作,成功挽救大出血患者的喜悦盈满了大家的心间。

介入治疗就是不开刀暴露病灶的情况下,在血管、皮肤上作直径几毫米的微小通道,或经人体原有的动脉等管道,在影像设备(透视机、CT等)引导下对病灶局部进行治疗的创伤最小的治疗方法。
介入治疗种类繁多,可以概括为五个字:
灌——将药物经导管直接灌入病变部位。
堵——将栓塞剂经导管送入需要堵塞的血管,进行止血或阻断肿瘤血液供应(饿死肿瘤)。
通——用球囊、支架疏通狭窄或闭塞的血管或其他管道。
消——用射频、微波、冷冻、粒子等插入肿瘤直接消除病灶。
取——通过穿刺针,取出身体深部的病变组织,明确病理诊断。

我院介入室拥有一台德国西门子Ar-tisZee I1 ceiling大C臂机,可多学科联合开展肝癌、肺癌、胰腺癌等恶性肿瘤动脉化疗灌注栓塞术;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子官肌瘤、腺肌症、巧克力囊肿、产后大出血等妇产科介入治疗;全身各部位穿刺活检;囊肿、脓肿的介入微创治疗;椎体成形术;肿瘤射频消融;胆道,食道,肠道支架置入;外伤大出血介入栓塞止血术;心脏冠脉造影和支架置入,心脏起搏器和球囊扩张术等。
截至目前,我院多学科联合开展介入手术1500多例,用更小的创伤为许多患者赢得了生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