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呐,难怪你总是说英语听力成绩变差了,这么多耳屎堵在里面,你怎么可能听得清哦!”3月3日上午9点半,在上高县人民医院五官科耳内镜检查室内,看到医生从自己儿子的耳朵里不断掏出块状耵聍(俗称“耳屎”)后,忍不住感叹到。
今年19岁的男孩小张是一名高中在校生,近几日因为感觉耳朵痛前来就医。医生在利用耳内镜为其检查后,发现他外耳道里的耵聍成块的粘在一起,堵住了耳道。于是,便在耳内镜的辅助下为其进行了耵聍栓塞取出。操作完成后,小张不由自主的感慨:“我现在感觉听东西清楚多了!原来我英语听力差跟这个有关系啊!”
今天是第22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的爱耳日活动主题是“人人享有听力健康”。为帮助市民更好的“爱耳、护耳”,上高县人民医院推出免费耳内镜检查、听障患者免费听力筛查、健康讲座等活动,不少市民纷纷预约前来。
如何早期发现听力障碍?
新生儿听力筛查、儿童听力筛查和对儿童听力及言语发育进行观察,是早期发现听力损失的重要手段。宝宝出生3天左右,须接受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者于42天进行双耳复筛,仍未通过者在3个月龄内转诊至指定的听力诊断中心进行诊断。
如果发现孩子有拍打、抓耳部等动作,或有耳痒、耳流脓等,或对声音反应迟钝、语言发育迟缓、或青少年长期接触娱乐噪声(网吧上网,KTV唱歌等)后出现耳鸣等现象者,建议尽快到医院检查听力。
出现听不见或者听不清频率较高的声音、公共场所交谈或聆听有困难、常需要别人重复说话才能明白、家人常抱怨你讲电视或收音机声音开的太大等情况时需注意听力障碍。
如何保护听力?
1. 避免各种噪音
人倘若长时间接触机器轰鸣、车辆喧闹、人声喧哗等各种噪音,会使原本开始衰退的听觉更容易疲劳,听力急剧减退,甚至引发噪音性耳聋。
2. 避免乱挖耳朵
耳朵痒可用75%酒精棉签擦拭外耳道四壁,深度为1~2cm,也可以内服维生素B、C和鱼肝油。经常用耳勺、火柴棒掏耳朵,容易碰伤耳道,引起感染发炎,甚至造成鼓膜穿孔。
3. 经常按摩耳朵
按摩耳垂前后的翳风穴和听会穴,可以增加内耳的血液循环,有保护听力的作用。宜每日早晚各按摩一次,每次5-10分钟。
4. 避免情绪激动,保持乐观心态。
情绪波动过大可引起全身毛细血管的痉挛、收缩,造成内耳听血管血流的严重减慢,发生微循环障碍,从而使内耳听神经缺氧,导致突发性耳聋。
5. 积极预防和治疗中耳炎
防止污水、异物进入外耳道,洗澡、游泳后清洁耳道,注意耳部卫生。一旦患上中耳炎,应到医院及时就诊,以免留下后遗症。
6. 避免长时间带耳机
高音量的音频声对听觉器官造成疲劳、损伤,从而导致听力下降,甚至发生耳聋。每日每耳戴插入式耳机不超过15分钟,耳罩式耳机不超过30分钟。
7. 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
如链霉素、庆大霉素等。如病情需要必须使用时也应密切观察听力变化,一旦出现耳鸣、口角发麻等症状立即停药。
上高县人民医院五官科电话:0795-2515687